您好,欢迎您访问卓伯咨询官方网站,天津猎头、青岛猎头、北京猎头、河北省猎头,卓伯猎头值得您信赖!

90后管理者的第一课:如何管理比自己年龄大、资历深的下属?

2023-03-09 11:15:43 xudao 4

根据Linkedin(领英)发布的《中国千禧一代商业决策者洞察》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270万商业决策者(总监级别以上),其中千禧一代的占比已达到54%,逐渐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在CXO、企业主这样的职位上,90后这一职场群体所占的比例超过了比他们更为年长的80及70后,成为最为活跃的职场领袖。

基于人类共有的年龄偏见,年长者似乎不愿意被比自己小的“娃娃”管着,“不在其位,不知其味”,在面对比自己年长的下属,如何做好向下管理已成为新一代管理者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1.跳出管理者思维陷阱:人是管不住的

我们都知道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缺乏经验的管理者,常常会陷入一种主观情绪中——“员工不好管”,其实这是管理者常见的一种思维陷阱。从人性角度出发,无论什么样的年龄,人都是不喜欢被管理的,更不喜欢被人定义。优秀的管理者,应顺应人性、尊重人性而非对抗人性,能够认清管理的本质是“如何真正发挥成员价值”,而不是改变下属。

跳出这个陷阱的第一步,就是从思维上改变。过去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过于严肃,总和下属保持一段距离,其实,这种方式是不利于管理的。

比如管理者以自身的诚信赢得部下的信任和拥戴,提升并善于运用“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同时敢于向下属授权。聪明的领导,常常让下属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无论是否在企业,员工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这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2.对事不对人,管理管的是事而不是人

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都会开始重视流程管理,本质上就是不再依赖人的主观性,把每一步“做什么”、“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通过流程明确规定好。

管事四步法:设目标、控进度、做评价、理规范。

管事,就像抓东西的把手。善于找“抓手”的管理者,他们会把管理任务变成一个个砖块,而不是无处下手的一盘散沙,眉毛胡子一把抓。

通过结合团队设定制定出一个个阶段性的总体目标,再将任务合理拆分到每个人身上。根据成员计划控制进度并评价,而最后的理规范就是公司的流程。

流程是在企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通过团队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规范工作流程,使工作越来越简单,按照工作流程办事,能够帮助你和你的团队以最快最直接的方法达到最有效的执行。

再通过不断完善团队里的标准和制度,出现分歧时就回到标准讨论,团队的管理则更高效。

3.管理是管过程,带团队是带人心

一位员工加入一家公司,是想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并能让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如果没有这些前提,无论我们的级别有多高,都没办法对员工做要求,所以管理者在管事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干劲。

工作中应善于听取成员的意见,了解成员的真实想法,并在适当时机给予更多关怀和引导。如果成员的想法根本是错的,就必须清楚地告诉对方不可行的原因。但是管理者若无视员工想法并过多的干涉,总是抱着“这个事就得这么做”、“我的方案比你好”这样的思路,一味要求成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就会大大降低成员的工作热情。

就“工作成果=能力×干劲”来说——无论管理者的能力有多高,创意有多妙,如果团队成员失去了干劲,团队就不会获得好的工作成就。所以,管理者适当放权,给予下属成长空间,让团队成员能够在公司合理的工作流程框架中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自由发挥,能够自己负责工作中的部分环节、去企划、去完成。这样的工作方式是最让人感到开心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才更容易获得自我实现和成长。即便最终结果差强人意,对方也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将失败转化为自己的宝贵财富。

其次充分认识到团队成员对于信任感的需求,一旦把工作交付给成员,就要给予团队成员充分的信任。如果团队成员的做法没有偏离大方向,就无需过细干涉。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不管,“放手”的前提是:管理者与成员都必须清楚的知道团队要达成的共同目标、执行的标准。项目过程中管理者还需保持敏感度,时刻关注项目进展、把控大局。

最后,工作完成后管理者必须对事情的成果进行评价,这样才算给自己的“放手”画上了句号。

总而言之,无论是年长的管理者还是年轻的管理者,都需要清晰地认识到:管理者是一个“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角色,学会与大家共享目标、同甘共苦,并且适当放权,使团队中每位成员都能充分获得成绩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那么自己也能在职场中获得自我成长和事业成就。